近日,由出版业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传媒业应用高端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玉山在《从AI到AIGC:出版业的机遇与挑战》报告中指出,出版业应拥抱新技术,推动新质生产力与出版融合发展、出版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加快出版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加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生产管理,保护人在文学、艺术、科学创造中的独享权利。
腾讯研究院高级顾问、公共事务副总裁冯宏声在《新出版与人工智能共创未来》报告中提出,出版业与AI融合经历“管线产线基建、产品服务升级、反哺人工智能、激活数智出版”四个阶段。他认为,未来出版是通过人与AI共创实现游戏化和数据化的结合。
出版业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秦艳华发布《国外出版业人工智能应用报告》。报告重点关注国外出版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全流程的应用情况,以宏观视野剖析全球出版业的技术革命趋势,系统梳理了内容策划、编辑加工、营销发行等环节的典型应用场景。
中国武侠文学学会会长刘国辉指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加快出版智能化进程中,应该允许出版行业在技术应用中保留自主性。
语文出版社总编辑龙杰则强调AI的工具性质,指出其最大贡献在于资料获取、逻辑梳理及提升语言表达逻辑性,需要依赖人类创造性赋能。
湖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付震宇分享了AI重塑出版发行业的实践,未来公司将推进人机协同、人机共创流程建设,将编辑角色升级为智能指挥官,实现出版供应链的智能化。
中宣部出版局科技与标准处二级调研员张文娟作总结发言,从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什么、怎么看、怎么办总结出版业迎接AI挑战的前行方向。她鼓励出版企业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利用成熟技术工具,结合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与改进产品。
论坛上,出版业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与北京中启智源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三款专为新闻出版业设计的智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