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年会暨“人工智能与生态文明教育”学术活动在井冈山举办-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0/29 16:36:23
来源:新华网

2025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年会暨“人工智能与生态文明教育”学术活动在井冈山举办

字体:

会议现场。图片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

  近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主办,南昌大学、井冈山大学联合承办,中国·井冈山“两山”学院、南昌大学江西生态文明研究院协办的“2025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年会暨‘人工智能与生态文明教育’学术活动”在江西井冈山举办。

  本次年会以“人工智能与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汇聚了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旨在推动技术革新与教育变革的深度融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清华大学温宗国致辞。图片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清华大学温宗国教授主持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本次年会聚焦“人工智能与生态文明教育”意义重大,并表示希望借助此次年会,为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发展凝聚智慧与力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致辞。图片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表示,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自2019年成立以来,在学术活动、课题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成效显著。面向新阶段,希望分会提高政治站位、深化理论研究,强化实践创新与国际合作,拓展交流渠道、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培养更多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的高层次人才。

南昌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始发致辞。图片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

  南昌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始发表示,南昌大学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创新。期待以会为媒,与各方深化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路径,为培养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生态文明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致辞。图片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致辞并作主旨报告,系统剖析当前全球尺度评价技术缺乏等四大挑战。他提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三位一体思路。并表示,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工程,需通过关键技术突破、新兴交叉学科孕育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为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核心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研究员王桥视频发言。图片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

  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研究员王桥通过远程视频的形式发表“大数据赋能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报告,系统阐述环境大数据在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风险预警中的关键作用。他强调,要打通数据采集、集成与决策应用链条,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精准性与时效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学周创兵发表主旨演讲。图片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学周创兵教授围绕“数智生态文明背景下未来水利及其教育改革”提出,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亟须推进学科交叉与课程体系重塑,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水利工程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协同创新。

南昌大学江西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郑博福发言。图片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

  南昌大学江西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郑博福以“红绿相融:两山转化与红色基因传承的协同发展”为题发言,他指出,井冈山深厚的红色基因与优良的生态本底相得益彰,推动“两山”理念实践与红色文化传承深度融合,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实践路径。

新华网学术中国资源合作中心主任朱利娟作主旨报告。图片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

  新华网学术中国资源合作中心主任朱利娟以“AI时代背景下新华网学术中国助力生态文明教育创新成果深度传播及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报告时表示,新华网“学术中国”平台始终以服务科研工作者、助力学术生态建设为发展方向,通过搭建学术查重、AIGC检测等科研工具矩阵,完善原创保护与版权运营机制,维护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推动学术资源规范流动,为学术生态注入动力。未来,平台将继续完善高效传播体系,为生态文明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郑华、清华大学教授丁贵广、南昌大学教授郑博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董仁才、浙江理工大学特聘教授郭青海、井冈山大学教授肖永红、清华大学副教授朱俊明、浙江省发展规划院高级工程师李思远等一众专家学者应邀参会,为会议注入专业智慧。

【纠错】 【责任编辑:陈延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