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您怎么看“高质量发展”在特殊食品领域的真正内涵?
陈龙健:我觉得特殊食品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可以聚焦在四个字上,那就是“真”“实”“新”“信”。
首先说“真”,就是真材实料、真实功效。企业做的任何产品宣称,背后都必须有坚实的科学证据来支撑,来不得半点虚假。这是根基。
其次是“实”,就是安全扎实、管理务实。光有好的想法不够,企业要有一套牢不可破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料到出厂,每一个环节都脚踏实地,稳稳当当地把产品做好。这是底线。
然后是“新”。这个代表科技创新、模式革新。行业要进步,企业要靠自主研发去驱动产品迭代,同时也要用数字化的工具为整个产业升级赋能。这是动力。
最后这个“信”,可能也是最关键的。它指的是赢得信任、建立信誉。说到底,我们最终的目标,是通过持续、透明的沟通,和过硬的产品品质,去重新塑造消费者对咱们国产特殊食品的那份信心。这是目标,也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归宿。
新华网:这十年间,您所观察到的消费者对营养与健康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陈龙健:从整体来看,全民养生与保健意识显著增强,尤其在疫情之后,公众对健康的关注度加速提升。24年平均每个家庭每年购买的滋补保健类产品数量超过9件,年均购买频次约4次,这背后是健康消费的常态化和高频化趋势,传统滋补品如阿胶、枸杞、人参和各类养生茶都成为很多家庭的常备选择。
在健康管理观念上,公众也逐渐从治疗转向防未病,饮食方面尤其注重做“健康减法”。公众对健康标准的认知也在不断升级,除了身体健康指标外,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也开始受到重视。情绪稳定、抵抗焦虑这些话题热度持续攀升,户外徒步、健身、瑜伽与冥想等减压方式也越来越流行。
【纠错】 【责任编辑:郭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