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用航天医院院名正式启用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鄂璠 编辑/高雪梅
11月2日,通用技术集团所属北京通用航天医院院名启用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与此同时,2025通用健康管理大会学科建设分论坛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交叉融合体系重构 智创赋能学科建设”为主题,由通用技术集团主办,通用健康公司、北京通用航天医院承办,会聚了国内医疗领域的知名专家、行业领导及集团同仁。通用健康公司、丰台区卫生健康委、北京通用航天医院官方视频号同步线上直播,在线观摩活动人数超万人。
通用技术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通用健康公司董事长姚建红出席活动并致辞,通用健康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杜继臣,通用健康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王旸,航天医科董事、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磊,航天医科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北京通用航天医院党委书记杨姝雅,北京通用航天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尹键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院名新启
姚建红在致辞中说,新院名不仅是身份的全新标识,更是通用技术集团医疗板块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作为集团所属近400家医疗机构中首个以“通用”命名的医院,承载着集团医疗事业一体化战略布局与全体通用技术医疗人的使命担当。对于集团医疗健康事业和医院未来发展战略,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锚定国家战略,通过“内部筑基”与“外部借力”实现“内外协同”;二是立足“十四五”收官,推动集团所属医院学习头部医院经验,打破院间壁垒,建立跨院协作机制,实现优势学科从“单一领先”向“集群发展”延伸;三是谋划“十五五”新篇,从共建“学科梯度矩阵”、打造“人才共享平台”、共推“服务优化行动”、建立“创新支持机制”四方面探索学科建设突破路径,携手打造优质医疗服务体系,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王旸宣读了上级有关单位批复文件。根据文件内容,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正式更名为“北京通用航天医院”,这标志着医院发展迈上新台阶。
北京通用航天医院院名启用活动由杨磊主持。他说,医院将以更名为重要起点,全面展开以学科发展为引擎、以服务质量、科研教学、人才培养、文化构建为支撑的全新发展篇章。

聚焦学科建设
杨姝雅在接下来的名家讲坛环节介绍,医院发展历经三个阶段,分别是战地医院阶段、保障航天阶段、央企办医生力军阶段。医院始终保持促进健康、守护生命的初心与使命。2025通用健康管理大会学科建设分论坛的举办,旨在让医院的学科建设保持孜孜以求、精进不休的发展态势。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创伤医学中心主任姜保国以《外科医生的成长路径》为题,强调学科建设需以人才成长为核心,为创伤医学领域人才培养提供了清晰路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詹思延分享《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开展临床研究》,阐述真实世界数据在临床研究中的独特价值,介绍如何通过数据整合挖掘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院长蔡军以心血管疾病学科发展为核心,分享疑难高血压诊治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提出心血管学科需加强多中心协作与技术创新。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梦涛分享《风湿免疫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介绍协和风湿免疫科在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方面的经验,助力同行提升专科诊疗水平。
澳门城市大学大健康学院教授侯胜田以《数智时代医院学科建设与科技成果转化:战略与路径》为题,分析数智技术对医院学科建设的赋能作用。
香港大学临床医学院内科学系助理教授吕德威带来《基于队列研究探讨社区人群的心血管和代谢健康》报告,为跨区域健康管理与学科协作提供了多元视角。
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学中心主任宁晓红以《启动缓和医学学科建设,促进临床高质量发展》为题,阐述缓和医学对提升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意义,分享协和缓和医学中心的建设与推广经验。
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秘书长杨晓非围绕科技创新与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提出需构建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
集团所属医疗机构代表也分享了宝贵实践。航天中心医院副院长张仁成介绍了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助力学科发展的经验。通用医疗三六三医院院长李满展示了医院以学科建设破局的全景实践,为集团内医疗机构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路径。
杜继臣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本次论坛的丰硕成果。针对未来学科建设,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定发展重心,拓宽工作思路,强化基层医疗服务,打造优势学科集群;二是明确建设重点,对照标准查找不足,制定清晰可实现的发展路径;三是保持战略信心,依托集团“全国一张网、区域一盘棋、学科一条线”的格局,实现交叉融合、体系重构与智创赋能。
学科建设是集团医疗健康板块作为主责主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5通用健康管理大会学科建设分论坛的举办,既是北京通用航天医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重要标志,也为集团医疗板块学科建设搭建了高质量交流平台。未来,医院将以新院名为起点,赓续红色基因,聚焦学科建设核心,深化交叉融合与创新赋能,为健康中国建设、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