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走近|普惠赋能 直通民生——实地探访中国人寿“投资为民”方法论-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7/07 10:36:08
来源:新华网

走进·走近|普惠赋能 直通民生——实地探访中国人寿“投资为民”方法论

字体:

  新华网北京7月7日电(唐滨妮)在青海海南州共和县,当清晨的阳光洒在蓝灰色的光伏板上,总有羊群穿梭其间,昔日荒漠演变为“绿电+生态+民生”的协同样本;在云南,200亿元保险资金支持的滇中引水工程,让1500万群众直接受益;在北京,7800万元投资保障房REITs解决市民住房困难……一幅幅服务民生的幸福图景,成为中国人寿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普惠赋能的生动注解。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印发的《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强调,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又普又惠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如何将“保险姓保”理念转化为服务民生的生动实践?近日,新华网实地走访青海多地后,发现中国人寿与国家战略同频、与人民生活共振的切实举措。截至2024年末,中国人寿全集团保险资金直接服务实体经济存量投资规模约5万亿元。作为集团旗下保险资金运用的主平台,中国人寿资产公司投资支持社会民生领域建设规模超过2400亿元,较“十四五”规划期初提升1500亿元左右,增速达160%。

  90亿元耐心资本的黄河使命

  来到龙羊峡水电站,可见“万里黄河第一坝”的坝碑。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上世纪80年代,黄河上游一颗明珠——龙羊峡水电站建成,其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与贵南县交界的龙羊峡谷入口,是黄河干流上的第一座大型电站,承担着下游沿黄九省(区)灌溉、防洪、防凌和供水等综合利用任务。

  多年来,龙羊峡水电站因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因其治理黄河的“龙头”地位和开发水电资源的独特优势备受关注。作为黄河上库容最大、调节性能最优的“水塔”,龙羊峡水电站极大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两岸人畜饮水安全底线。此外,其助力下游省区灌溉保证率从56%跃升至80%,实现沿黄9省(区)承担全国粮食供给占比约13.4%。

龙羊峡水电站。新华网唐滨妮 摄

  “自2022年电器主接线及363千伏GIS设备改造工程正式投入运营后,电站自身发电升压系统的安全性能和对西北电网供电、调频的稳定性大幅增强。”据介绍,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青海黄河公司”)始终秉持“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的发展理念,依托大型电站建设,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公共服务设施和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呈跨越式进步,库区移民搬迁后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实现经济效益与扶贫效益相统一。

  2017年,中国人寿以80亿元投资支持青海黄河公司。2019年,再以90亿元股权投资领投青海黄河公司项目,以保险资金周期长、稳定性高等优势有效匹配电力清洁能源产业投资资金密集性、收益稳定性以及投入产出长期性的特点需求,为像龙羊峡水电站这样惠泽千秋的民生工程源源不断地输入发展动能。

  “光伏羊”背后的民生智慧

  在位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海南州生态光伏园,“牧光互补”模式成为金融赋能民生的生动解读。

  曾经高寒风大、人迹罕至的荒山峡谷之地,已变成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生态发电园,也是目前全球集中发电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群。翻天覆地的改变,得益于中国人寿保险资金助力下青海黄河公司等光伏企业的积极作为。

共和光伏产业园。国寿资产供图

  生态修复方面,青海黄河公司致力于清洁能源开发,开展光伏电站生态环境研究,以光伏产业带动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光伏+治沙”“光伏+生态治理”新模式。例如,通过铺设光伏板以起到降低地表风速和水分蒸发的效用,同时清洗水源还可反哺土壤。光伏子阵区植被覆盖率提升80%,荒漠化土地缩减100平方公里。

  绿意的拓展带来产业创新,光伏企业聘请当地牧民担任“光伏羊倌”,羊群啃食板下杂草,既降低企业维护成本,又使牧民户均年增收数万元。此举使“光伏羊”成为知名品牌,并实现“绿电+生态+民生”三赢局面。

  技术引领方面,青海黄河公司配套建设贡玛储能电站,总装机规模180兆瓦/720兆瓦时,是“青豫直流”外送通道的重要配套支撑项目,被誉为“超级充电宝”,已于5月30日完成并网,这意味着青海黄河公司目前最大容量集中式储能电站建成投运。至此,青海黄河公司储能装机容量增加至473兆瓦/1168.23兆瓦时。据悉,贡玛储能电站投产后将与新能源联合互补运行,有效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为“青豫直流”外送通道的新能源消纳与电力系统安全注入“硬核”支撑,形成有力保障。

贡玛储能电站。国寿资产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寿资产公司还通过设立美丽乡村(丹江口)产业基金会,相继投资了陕西、甘肃、吉林三个乡村的光伏产业项目建设,提供多项就业岗位,支持当地畜牧业发展,为567户脱贫户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据悉,2024年该基金已投项目提供就业岗位合计约570个,岗位月均收入3000-5000元。

  让金融资源随民生需求链流动

  青海黄河公司股权投资项目,是中国人寿锚定国家战略支持和关系民生保障的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资工作部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改善人民日常生活的工作缩影。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不仅是价值取向,更是实践要求。”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赵峻表示,普惠金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金融领域最直接的体现,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是保险资金与生俱来的使命。截至2025年3月末,该公司系统内受托账户普惠投资存量规模超1300亿元。

  “我们始终坚持“研究驱动投资”理念,致力于打造民生投资新标杆。”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赵晖表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合并管理资产规模超6.3万亿元,管理第三方资产规模近9000亿元,服务实体经济规模近4万亿元,成为践行普惠金融的示范样本。

  为确保保险资金精准流向民生领域,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建立了覆盖“投前筛选-投中决策-投后管理”的全流程机制,并在“医”食住行、消费、能源保障、助力小微企业等民生关键领域积极布局:

  医疗健康方面,4900万元投资医药行业REITs,进一步提高基层地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粮食安全方面,设立30亿元“中国人寿-中粮1号股权投资计划”,支持品牌粮油加工产能扩建、技术与装备升级等。

  用水保障方面,发起设立200亿元“中国人寿-云南国企改革发展股权投资计划”,创新“央地协同发展”模式支持滇中引水工程,直接惠及1500万人口,预计带动工业增加值5000亿元。

  住房保障方面,7800万元投资住房保障REITs,通过盘活存量资产为北京保障房事业发展提供长期资金,有效缓解城市住房供需矛盾。

  交通出行方面,发起设立10亿元“中国人寿-青岛发展债权投资计划”、42.12亿元投资“安江高速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专项计划”、14.2亿元支持清西大桥运营建设。

  特色消费方面,4850万元注资农贸市场REITs,激活福州150余间交易店面、300个农产品交易摊位。

  能源供应方面,受托200亿元入股中石化川气东送项目,该工程跨越6省2市、全长2229千米,设计年输气能力120亿立方米,近2亿百姓由此用上清洁稳定的天然气。

  助力民营小微企业方面,通过1.87亿元“三一租赁智能装备资产支持专项计划”、2.96亿元“徐工租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和“中国人寿-创保供应链1号资产支持计划”积极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大力盘活存量资产,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同时,发起设立的118亿元“中国人寿-沪发1号股权投资计划”和50亿元“中国人寿-北京科创股权投资计划”,以S份额方式投资目标基金,为民营经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崛起提供坚实助力。

  中国人寿深知民生项目需要长期陪伴,正如其“一个国寿 一生守护”的经营理念。这家金融央企的投资逻辑是让金融资源沿着民生需求链流动,其正以长期资本滋养“绿水青山”,以金融活水润泽百姓生活,这一创新实践,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鲜活样本,在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书写答卷。

【纠错】 【责任编辑:柴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