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30电(唐滨妮)在“十四五”规划期间,长城人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总资产规模突破1500亿元,远超“千亿目标”,新单期交保费排名持续提升,净利润更是创下5.2亿元的历史新高。这一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既是战略定力的彰显,更是价值深耕的必然,其为行业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

谈及驱动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长城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白力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对长期主义的坚守、对创新变革的拥抱、对客户需求的深耕,以及对人才队伍的重塑,助力了长城人寿在规模扩张与价值增长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实现了新业务价值与投资收益的同步提升。”
核心能力系统化升级 资产配置、数字化与风险管控的协同赋能
白力指出,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长城人寿在“十四五”期间重点升级了资产配置、数字化运营与风险管控三大核心能力,为公司盈利改善与风险抵御构筑了坚实底座。
在资产配置领域,长城人寿秉持“长钱长投”理念,构建了兼顾“资本安全”与“收益安全”的“哑铃型”投资策略。白力详解道:“哑铃”的一端是长久期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等固收类资产,以此夯实投资根基。其中,长久期利率债期限长、收益稳定,有助于缩小资产久期缺口,在经济波动中提供稳定收益;高等级信用债则凭借其信用优势,在增厚收益的同时控制违约风险。“哑铃”的另一端是权益投资和另类资产,以此增强投资弹性。在权益方面,长城人寿采取“核心+卫星”策略:核心部分聚焦高股息、低估值、具备跨周期能力的优质企业;卫星部分则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新基建等领域,通过均衡布局控制整体风险,同时增强收益弹性。此外,长城人寿也在积极拓展另类投资机会,以进一步丰富收益来源。
数字化转型层面,长城人寿加快数智核心、数据中台等基础平台建设,显著提升了公司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体验,推动了数字化转型进程。同时,打造了数据埋点、AI家保、客经保等智能化系统,推动客户经营转型,实现销售赋能。
风险管控方面,长城人寿通过优化资产负债联动,对盈利改善贡献尤为显著。具体而言,负债端通过调整业务结构,分红险新单保费占比近70%;资产端加大固收配置并拉长久期,近五年资产久期从3.5年大幅拉长至13年,提升了资产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资本端实现近20亿元的股东增资,资本结构得以强化,资本充足率得到提升,偿付能力实现稳固。
这一系列组合拳,使长城人寿2024年净利润创下5.2亿元的历史新高,并在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率行业排名前三分之一。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资产规模达1505.32亿元,净资产96.6亿元。多种能力协同下的经营韧性与盈利能力,使公司在低利率环境下成功平衡了收益与安全,为高质量经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模与价值平衡术 从“客户至上”到“家庭保障供应商”的深度转型
面对人身保险市场同质化供给与多样化需求的核心矛盾,长城人寿确立了差异化、专业化的竞争路径,将战略定位升级为“中国家庭风险保障服务商”,构建了以家庭为单位的“C2F”新销售逻辑。
这一战略转型有着坚实的体系支撑,长城人寿通过先后发布《中国家庭风险保障体系报告》1.0版和2.0版奠定了理论基础,重新塑造客户经营、销售管理与队伍建设的经营体系,并优化中台服务与支持能力,推出了围绕中国家庭客户需求打造的AI家服务体系,最终落地为让客户“保心安、享心安、投心安”三位一体的品牌生态:以功能化产品满足家庭风险及财务管理需求,树立“买对”大于“买好”的消费理念;以“五曦”生态提供优质服务,提升客户体验;以稳健投资保障客户权益,实现客户资产保值增值。
《中国家庭风险保障体系报告》2.0版,由长城人寿与北京大学等机构于今年9月联合发布。“该报告提供了深入的行业分析,尤其在家庭风险保障体系的构建上,为公司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白力看来,这份报告帮助长城人寿更清晰地认识到家庭保障在未来的重要性,能推动公司在产品和服务上做出更加精准的布局。此外,报告中的研究成果为该公司制定具体的市场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其在专业化、差异化竞争提供理论指导。
聚焦价值引领 融入国家战略布局未来赛道
该报告的研究与发布是长城人寿契合国家政策,以长期主义理念为指引,围绕家庭单元的全维度保障布局,提供系统性、持续性的保障解决方案的生动实践。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方向更为明确。
“长城人寿严格遵循国家政策导向,强化风险防控、提升服务质量,并加快创新步伐。”白力表示,其公司的发展目标与国家政策高度一致,特别是在保险业新“国十条”相关政策的引领下,将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从行业价值来看,长城人寿的实践既契合政策导向,更在某种程度上引领了转型方向。面对政策要求,该公司主动调整战略布局,在养老金融领域推进定制化产品创新,布局轻型养老社区,旨在为客户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保障;在绿色保险领域通过私募股权基金涉足新能源、前沿科技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扶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并在绿色金融产品的设计上持续创新,以金融力量助力绿色发展。
白力介绍,近年来,长城人寿在高速公路、环保、能源、港口等产业板块积极布局,选取了一些经营稳定、业绩优良、治理规范、行业地位被高度认可但价值被市场低估的优质上市公司,这既符合国家战略,也实现了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展望未来,长城人寿的“十五五”规划立足资本安全,旨在通过生存与发展两条主线,实现从大到强的跨越。与之配套的“燧新工程”,则以安全为基、变革为根、客户为本、数智为翼,力求抓住市场契机,焕发新活力。
白力阐述了五大革新方向:一是坚守金融本质,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深度参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二是以资本安全为基,强化资负联动,注重资本的长短期平衡;三是推进经营变革,从利差经营转向三差经营,持续优化组织和人才结构;四是持续聚焦客户经营转型,以“中国家庭风险保障服务商”品牌构建核心竞争优势,以此推动差异化、专业化;五是以数智为翼,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打造公司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在行业转型的深水区,长城人寿的实践为同行提供了一个“动态平衡”的样本:它证明了坚守保险本源是穿越周期的基石,也展现了拥抱变化是持续增长的动力。它的“十五五”征程,不仅是自身从大到强的关键一跃,其“守正创新”的范式,更可能为中小寿险公司转型照亮前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