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丨让“两弹一星”精神薪火相传-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9/19 15:42:51
来源:新华网

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丨让“两弹一星”精神薪火相传

字体: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这二十四个字凝练成的“两弹一星”精神,承载着一段中国科技界永志不忘的奋斗史诗。9月19日,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副研究员曹可为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一小学和北京景山学校分别带来以《不负使命,与核同行》为题的报告,与现场青少年共同重温老一辈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感人故事,面向未来,立下属于一代科技报国的青春誓言。

图为活动现场

课堂上,曹可带领同学们一同回顾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筚路蓝缕的岁月。她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物质技术基础薄弱,一批杰出科学家怀着对祖国的赤诚之心,隐姓埋名,以惊人的毅力和超凡的智慧,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钱学森、赵忠尧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现场,曹可以钱学森的人生、新中国的导弹航天事业历程上具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为主线为同学们讲述钱学森的故事,并科普钱学森弹道的神奇所在。钱老始终心怀报国初心,这份初心贯穿其一生科研与奋斗历程。“这种精神跨越时空,照亮着我们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前行之路”,曹可说。

图为活动现场

提到赵忠尧,曹可现场讲述了一个关于“咸菜坛子”的故事。作为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原子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和宇宙线研究的先驱者和奠基人赵忠尧,在抗日战争期间,伪装成乞丐,一路颠沛流离,将装进咸菜坛子的50毫克镭顺利带到大后方,点亮了中国核物理事业。在艰苦的岁月里,赵忠尧以惊人的毅力利用极其有限的资源,带领学生们手工制作实验器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钱三强、朱光亚、邓稼先……都是他的学生”。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一小学教学主任刘健表示,本次活动以生动的人物故事和珍贵的影像资料展现了钱学森、赵忠尧等科学家的光辉事迹,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像科学家一样勇于探索、精益求精,成为具有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少年。

北京景山学校科技教师王菲菲表示,本次活动是学校将弘扬科学家精神深度融入校园文化的一次成功实践。这不仅是一场科学精神的盛宴,更是一堂鲜活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将国家层面精神追求与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为校园文化注入了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厚重底色。

本次活动是2025年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之一,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下,由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校)和东城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旨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扎实推进教育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推动北京市科协弘扬科学家精神课程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引导广大青少年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崇尚科学,热爱科学。活动得到了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一小学、北京景山学校的大力支持。

【纠错】 【责任编辑:吴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