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海上门户、“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的天津港,百艘巨轮的井然运转,藏着智能拖轮“津港轮36”的硬核力量——它凭“自主寻标-锁定-伴航”能力,破解了巨轮的作业痛点。驾驶舱内雷达、雾航夜视仪等传感器织就“感知网”,搭配算法实现自主离泊与避障,更守住安全底线。
自2024年津港轮36在天津海域试验成功,到2025年攻克多项技术里程碑,它打通智能航海“科研-应用”,这不仅是单船升级,更是港口作业模式的革新,为我国智慧港口建设、海上交通事业发展树起“安全高效”的示范标杆。
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新华网,联动相关协会、学会等社会力量,特邀院士、专家,聚焦交通强国建设的丰硕成就,以“科普话强国”的理念,呈现我国强国建设进程中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凝聚智慧与力量。
策划:新华网科普事业部
支持单位: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
【纠错】 【责任编辑:吴一凡】




